山西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大槐树还活着吗

山西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大槐树还活着吗

山西洪洞大槐树还活着吗

令人遗憾的是,原来的大槐树早已和寺庙一起被汾水冲毁,后人在故址上立有碑文,上书“古大槐树处”,现在存活着同根生的第二代和大三代槐树。大槐树早已无存,至今所见的槐树是老槐树根生子,或者是子生孙。我家的族谱记载明确,第一句便交代说:吾祖乃山西人氏也,大明中年……迫于生计,吾祖携三子始迁范县数月,后迁……。

大槐树歌好多人都会吟唱:问我祖先哪里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的传说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古老民谣,在年复一年地口耳相传中保留下来。这些民谣,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从那些古稀老人低沉而沧桑的声音里流出来,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遥远而漫长的故事。那么,洪洞大槐树的背后,到底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还得从元末明初时期开始说起。



元朝的统治者们虽然善于征战,却疏于统治,侵略扩张的过程,消耗了大量民力财力,使得百姓税负越来越繁重。再加上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本来就容易引发抵触和争议,因此,在元朝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事件络绎不绝。然后朝廷又会派军队去镇压起义,如此循环往复。而比战争更可怕的,则是自然灾害。


元朝的自然灾害特别多,九十八年内共发生有记录的大型水灾九十二次,旱灾八十六次,冰雹灾六十九次,蝗灾六十一次,歉饥五十九次,地震五十六次,风灾四十二次,霜雪二十八次,疫灾二十次。“连年饥馑,民不聊生”,甚至出现“禾不入土,人相食”的惨状。以至于《中国救荒史》的作者邓云特先生都不得不在文末感叹:“可知元代之灾况,较其前之任何朝代,皆严重多矣。”


可以说是连年的自然灾害和战争共同摧毁了原本骄傲而庞大的元帝国。朱元璋推翻元朝,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而与此同时,一起被毁灭的还有人口和经济。无数的人死于战乱、死于饥寒、死于飞来横祸。不少地区都因为人口太少而不得不降低地区的行政等级。而到了明朝初年,全国人口只剩下不到一千万。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广等地都变成了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一片萧条景色。



相比之下,山西则非常幸运,没有遭受过太多的自然灾害。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山西也没有成为元末农民起义的主战场,而是相对平和地完成了政权交接。所以在全国其他地区民生凋敝的时候,山西依旧是人口稠密,农田肥沃,百姓衣食丰足。


明朝以后,政局逐渐稳定,天灾也不再那么频繁。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大片本应该长着麦穗和稻谷的土地因为无人耕作而变成了荒地,当然觉得十分可惜。“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他下令让山西地区的人向外迁移到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从洪武六年到永乐十五年,一共有十余次的移民。六口之家,去其三四,前后人数达一百多万。数十年后,才使得中原地区逐渐恢复了生机。


古代中国人一向安土重迁,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实属罕见。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背井离乡,首先是由于明朝政府的强制要求。其次因为这些迁走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山西的贫民,通过迁徙到中原垦荒,他们可以拥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田地,头几年不用缴税赋,还能得到政府的奖励。这是他们改善生活,乃至改变命运的不二选择。



但是中国人毕竟是恋家的,他们在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期望的同时,也带走了对故乡的眷恋。其中,山西洪洞大槐树就是最大的一个移民登记点。要移民的人们到这里集合,报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背着行囊,走上奔向远方的马车,一去不回。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这株大槐树栽种于汉代,到明代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根深叶茂。古人多不识字,更没有GPS,跋山涉水之后,他们或许早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大槐树因为本身年代久远,是很多人一出生就看到的。又是移民的登记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那批人心目中故乡的标志和思亲之情的投射。于是这些迁移到外地的山西人唱出了“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样的民谣,并且把它教给了自己的儿孙,引导着他们来到大槐树下寻根。



现在我们看到的洪洞大槐树早已不是原来的那棵,而是在原来的槐树的位置上,用钢筋水泥重新还原成的。但即便如此,它还是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民间祭祀活动为特色的5A级景区。


曹文轩在散文《前方》里说“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这大概就是大槐树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什么在人口迁徙日益频繁,乡村文化日益衰落的今天,仍然有那么多人,对钢筋水泥筑成的大槐树念念不忘的原因。

山西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多少年了

答:洪洞大槐树至今是活了600多年了。洪洞大槐树活了600多年,相传为汉代所植。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多少年

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在清顺治八年(1652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 。

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据考古人员鉴定, 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

洪洞大槐树地理位置和特点

洪洞大槐树,又称古大槐树,山西大槐树,位于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城古槐北路。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在清顺治八年(1652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但第二代新槐正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它象征着移民子孙的殷盛。

这里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明初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这里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当时明朝政府就在这里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山西洪洞大槐树

(185)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